第421章 幕后之人的狠辣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“李书记,你别再沉默了!”

张泽川焦急的打断了李洋,如果这件事情再不处理,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。

李洋拿起了电话,直接打给了宣传部,让他们控制好舆论。

李洋阴沉着脸,看着张泽川,“你先回去吧!剩下的事情我会处理,这段时间你安分一点。”

张泽川听到这话,心直接凉了半截,他知道李洋这是要放弃他了。

他也没有说什么,而是直接转身,干净利落的离开了。

…………

山河省省委常务副省长杨维国办公室。

“杨省长,这件事情你要管管!不然小洋那边顶不住啊!这幕后之人想要玩死他啊!”

山河省纪委副书记沈小东说道。

“怎么管?压制舆论?你看看网上铺天盖地全部都是大象集团、李洋、张泽川的丑闻,你让我怎么管?”

杨维国气的一拍桌子。

“这件事情,就冷静不处理,不回复也不做任何解释,只要你一解释就会落到敌人手里,留下把柄!”

“可是……李家那边刚刚打电话过来 让咱们处理了。”

沈小东无奈的说道。

杨维国缓缓起身,走到窗前,俯瞰着省政府大院。

“沈书记,你还没看出来吗?”

他声音低沉,“对方这是在下围棋,而且已经布好了大局。”

沈小东神色一凛:“您的意思是?”

“舆论只是表象。”

杨维国转身,目光如炬,“你仔细想想,这些爆料的时间点、内容、传播路径,都精准得可怕。大象集团的财务问题、李洋、张泽川的违规操作,每一件都直击要害,却又恰到好处地留有余地。”

他走到办公桌前,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,“这不是要置他们于死地,而是要逼我们出手。”

作为上位者,而且还是省委常委的杨维国,考虑的要全面。

因为他深刻的知道,一动不如一静,不然就会满盘皆输。

在思考片刻以后,杨维国最终作出决定,他看向沈小东,“沈书记,你马上回去,带着一个小组下去一趟,至于怎么做应该不用我说了吧?”

沈小东当然知道杨维国什么意思。

他站起身来,点了点头,“杨省长,你放心!我知道该怎么做了。”

“很好,去吧!”

与此同时。

在范阳县正在调研的林天,通过秘书也知道了网上的舆论。

他没有做出任何反应,而是继续深入调研。

他坐在车上,拿着手机看着网上的舆论,嘴角露出一丝笑意。

对方这是要大象集团完蛋啊!

不过这也间接的帮了他林天的忙,他拿着手机给耿老三发了一条信息。

“林市长,前面就是我县的重要企业,内燃机场厂!”

范阳县县长陈县长说道。

“嗯,走吧!咱们一起去看看,看看你们县的支柱产业!”

林天笑着说道。

很快考斯特停在了内燃机厂大门前。

此刻的内燃机厂的一种领导已经在门口等候了。

考斯特车门缓缓打开,林天面带微笑,在陈县长等一众县领导的簇拥下走下车。

内燃机厂的厂长、书记等管理层立刻快步迎上,脸上堆满了热情而又略带紧张的笑容。

“林市长,欢迎您莅临我们范阳县内燃机厂指导工作!”

厂长双手紧紧握住林天的手,用力晃了晃。

“指导谈不上,主要是来学习,来看看我们范阳县的工业脊梁。”

林天语气平和,目光却已经越过众人,投向了厂区深处那些略显陈旧的厂房和高耸的烟囱。

在厂方领导的引导下,林天一行人走进了厂区。

车间里,机器轰鸣,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,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金属切削液特有的味道。

林天看得很仔细,不时停下脚步,询问生产流程、技术工艺、产品型号和市场销售情况。

厂长在一旁详细介绍:“林市长,我们厂主要生产中小功率柴油发动机,主要用于农用机械和工程机械,在北方市场还是有相当份额的……”

这时杨县长接过话茬说道,“宋厂长说的对,不仅仅如此,内燃机厂还是咱们县的纳税大户!”

林天听后点了点头,然后问出了几个专业性问题,而陪同的厂方技术负责人,都一一认真解答。

陈县长在一旁不时补充,脸上带着对自家支柱产业的自豪。

然而,随着参观的深入,林天敏锐地察觉到,这家厂子虽然眼下还能维持,但隐患不小。

设备老化,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不高,主打产品技术含量有限,市场竞争激烈,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。

完全是靠着过去的底子和本地政策支持在硬撑。

参观完毕,在厂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上,厂领导汇报工作,主要强调了过去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当前稳定的生产形势。

汇报完毕,众人都看向林天,等待市长的指示。

林天没有立刻说话,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位范阳县干部和内燃机厂领导的脸庞,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凝重。

片刻后,他沉稳的声音响起,打破了寂静:

“刚才看了一圈,也听了汇报。说实话,我的心情是喜忧参半。”

他顿了顿,看到下面有些人露出了疑惑的神情。

“喜的是,内燃机厂作为范阳县的老牌企业,曾经辉煌过,现在也还在为县里的经济发展、就业稳定做出重要贡献。这一点,必须充分肯定。”

“但是!”

林天话锋一转,语气变得严肃起来,“忧的是,我看到了守成的思想太重,创新的魄力不足!我们不能总是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啊,同志们!”

他拿起桌上的一份产品介绍册,轻轻拍了拍:“我们的产品,在十年前可能是先进的,但现在呢?国内外的同行都在飞速发展,新能源、电控技术、智能化是大势所趋!我们还能抱着这几款老产品吃几年老本?”

一连串的发问,让会议室里鸦雀无声,陈县长等人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。

“我刚才在车上,看了一下南方一些县级市的发展案例,很受触动。”

林天话锋再转,引入了新的内容,“人家一个县的Gdp,可能比我们某些地级市还高!靠的是什么?不是按部就班,不是固步自封!是靠敢闯敢试,是靠精准定位特色产业,是靠大力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!”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